* 教练版工作坊和家用版同乐会到底有什么区别?
* 从下午1点到6点,一共5个小时的时间会不会太久? * 每个人玩自己的主题,当别人在进行自己主题时,我要做什么? 在参加 #蜕变游戏工作坊 之前,上面这三个问题是我最想知道的。 参加完第一次工作坊后,我的所有问题都被化解,并且不得不再次感叹#蜕变游戏设计之精妙,虽然使用同一套盒装游戏,但因为带领的方式不同,使整个过程完全不同于同乐会的寓教于乐的氛围,变成了深刻、温馨、充满连结和认真的一次灵魂冒险。 如果说同乐会是一次对自我问题开展欢乐讨论的聚会,工作坊则是对自我问题深刻而认真的研讨会。同乐会的带领者可能是一位组织者、一位陪在你身边的伙伴、你的一位朋友,那么工作坊的教练则仿佛是神秘宇宙一般,他在那里,他又不在那里,整个过程由他串起却又不只是他。  还有一起玩的伙伴们,如果同乐会的参与者是一同游玩的玩伴,工作坊中你遇到的参与者则无疑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。他们仿佛你生活中的另一个你,又仿佛偶然出现但代表必然意义的路人甲,又仿佛无时无刻都守护着你的天使,总之,工作坊的5个小时是没有一刻可以偷懒的(当然中间还是会有休息时间),就如我们真实的人生,我们可以睡觉可以发呆,但从出生那一刻起,我们的时间就没有一刻真正停止过。 因为蜕变游戏工作坊,我才发现人生真的可以有另一面可以活出的方案,这并非我问的问题的答案,却是如bonus一般回馈给我对人生新的体验。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,胡蝶之梦为周与?仿若从另一个人生中醒来,但毫无疑问我觉得更加通透、放松,更加有力量、有创意得活出这个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。 有幸参加40年来第一场以中文专业带领的 #蜕变游戏工作坊,5个小时的时间仿佛穿越到另一个时空,倏忽即逝,因此结束时让人恋恋不舍。和“同乐会”的寓教于乐相比是完全另一种感受: 「直接、清晰、深刻与连结感以及一种完全信任与敞开的安全感」。 这种安全感源于伙伴的彼此支持,源于Gin校长的敏锐洞察,更源于自己当下的每一个觉察与发现。感恩一切的发生! 文/Nara
1 Comment
今天,跟朋友们相约去玩了神秘的大盒子裡装的蜕变游戏,是类似大富翁的心灵游戏,见识到与宇宙连接强大又直接的力量。
我的问题是有关工作发展,第一阶段守护天使叫随性,拿到第一张觉知的牌,还没读眼泪就夺眶而出,上面写的是:“退一步不代表被击败,你更能发现慢活的可贵。”正是现阶段我的映照。 第一阶段在“弹性”和“放鬆”的护送下,很快就走入第二个阶段情绪层面,然后就被卡住,森森地被卡住,重重叠叠阻碍下的动弹不得,还不得自救。在等待与犹豫徬徨中,眼看着接近升级的最后时刻,又被清零重新再来,最后变为小伙伴们重点帮扶对象,连拖带拽艰难地进入下一阶段。 第三阶段心智层面毫不费力的穿越而过,到了最后阶段的灵性层面,又有情绪上的课题。当解决了这个蜕变,宇宙的能量得以正面回应:这就是给到你的课题,从而获得圆满。 在玩蜕变游戏的过程中,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年多发生桩桩件件的事,我从未跟任何一个人认真地倾诉过。我是个很好的倾听者,却从来不是个好的倾诉者。这其中所有的委屈、不公、忿恨、无奈和无能为力,并不因为我在心裡挖了个很深的洞丢进去,再努力笑着告诉自己没事了就烟消雾散。虽然身体力行地勇敢与过去挥刀斩断,但情绪仍滞留在漩涡裡挣扎,被埋葬得地太深以致于找不到出口,又不得自救而变成重新出发最大的障碍。我知道我不好了,却没觉知如此这般地伤筋动骨。 所以,接下来,我最该做的事,就是彻底地放鬆和疗愈。 围观者不负责评论:作为围观了全程的人,一边感慨游戏真的好准!一边默默支持着楚楚面对她当下的情绪,当然,也看到过程中好朋友们共同的“服务”——去消除眼泪。我想这就是蜕变游戏最让人触动的部分,它让我们觉察到那个不常看到却又真实在某处存在着的自己,也让我们看到我们并不孤单,有天使以及如天使般伴随着我们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们! |